
在加密貨幣領域,跨鏈之間的錢包與應用程式之間的無縫連接一直是一項挑戰。作為連接錢包和應用程式的關鍵基礎設施,WalletConnect網絡已成為行業標準,為用戶提供安全且便捷的跨鏈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如今,隨著其原生代幣WCT的推出,WalletConnect網絡正邁向去中心化治理的新篇章,進一步提升鏈上用戶體驗生態系統。
本文將全面分析WalletConnect網絡的創新技術、WCT代幣的經濟模型及其投資價值,為您提供對這個推動Web3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項目的深入了解。
什麼是WalletConnect? 了解通用的Web3連接協議
WalletConnect是一個致力於允許用戶在任何應用程式和平台上使用任何錢包的跨鏈用戶體驗生態系統。作為鏈中立的基礎設施,它運行於包括以太坊及其L2網絡、Solana、Cosmos、Polkadot、Bitcoin等各種生態系統。截至目前,WalletConnect已為2400萬終端用戶提供了超過150億次的連接,涉及逾600個不同的錢包和40,000個應用程式。
“鏈中立”意味著WalletConnect協議設計為適用於任何區塊鏈,不依賴於特定的區塊鏈網絡。這意味著WalletConnect不僅限於以太坊,而是在包括以太坊及其L2網絡、Solana、Cosmos、Polkadot、Bitcoin等多種區塊鏈生態系統中運行。
WCT是WalletConnect網絡的原生代幣,將在Optimism的OP主網上發行。該代幣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及OP主網的速度優勢,專注於網絡的長期可持續性,並通過治理和其他效用工具實施網絡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WalletConnect的核心技術包括基於會合哈希的去中心化數據庫、服務節點網絡和網關節點系統,以及強大的端到端加密機制,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與隱私。
WalletConnect與WCT代幣的關鍵區別
WalletConnect和WCT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就像平台與其原生代幣的關係。WalletConnect是一個鏈中立的協議生態系統,專注於提供跨錢包和應用程式的無縫連接服務。WCT是此網絡的原生代幣和治理工具。
WalletConnect的旅程:從QR碼到領先的Web3基礎設施
WalletConnect最初於2018年推出,旨在解決用戶體驗(UX)和開發者體驗(DX)問題:當時,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主要為桌面用戶設計,但許多終端用戶想使用移動設備上的錢包。開發者需要一種統一的方式來支援所有用戶的錢包。因此,WalletConnect中繼與QR碼掃描功能誕生,允許數百萬Web3用戶將他們的錢包連接到他們想使用的應用程序,恢復該行業的選擇性和組合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WalletConnect持續解決更多的UX/DX問題:
- 允許用戶在移動應用程式/移動瀏覽器中使用其錢包
- 允許用戶使用多個瀏覽器擴展錢包
- 創建更簡單的一鍵式“使用以太坊登錄”(SIWE)體驗
- 將這些特性擴展到所有非EVM網絡
WalletConnect的關鍵里程碑包括:
- 擴展到超過40,000個應用程式和600多個錢包
- 截至2024年共促成了超過150億次的連接
- 每日遠程連接的持續增長,顯示出廣泛的採用
- 轉向由第三方節點運營者支持的有權限去中心化數據庫
今日,WalletConnect已經作為未來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現在是時候轉向堅持權限開放訪問和數字所有權原則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WalletConnect特性:端對端加密、跨鏈支持及更多
1. 跨鏈兼容性
WalletConnect是一個真正的鏈中立平台,無縫運行於所有主要區塊鏈生態系統,包括以太坊及其L2、Solana、Cosmos、Polkadot和Bitcoin。這消除了用戶需要為不同區塊鏈準備不同連接工具的麻煩。
2. 端對端加密
WalletConnect的中繼服務設計為端對端加密,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中繼無法訪問用戶的地址、交易哈希、KYC信息或在應用程式和錢包之間傳遞的任何其他信息,這使網絡成為未來用例(如支付)的完美基礎,用戶可以相信中介無法讀取他們在互聯網上購買的內容。
3. 服務節點架構
WalletConnect網絡的服務節點基於考慮到客戶可能長期離線的架構。基於此原因,一個”郵箱”系統持續保存信息,讓用戶上線後可取回數據,確保網絡的可靠性和用戶體驗的連續性。
4. 去中心化數據庫
核心技術是一個基於會合哈希的無權限數據庫。這個概念是現代數據庫(包括Cassandra、DynamoDB、MongoDB等)的基礎,已被證明能夠擴展至全球規模。其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因為它沒有單一的故障點,允許其擴展。
5. 網絡參與者的多樣性
WalletConnect網絡包括各種重要的參與者,各自在維持網絡功能和安全方面發揮關鍵角色:
- 服務節點運營者:負責管理構成網絡存儲層支柱的服務節點
- 網關節點運營者:管理網關節點,這些節點是應用程式和SDK的入口
- 錢包:允許終端用戶管理其區塊鏈密鑰並通過WalletConnect協議與應用程式互動
- 應用程式:Web3空間中的產品和服務為網絡帶來流量
- SDKs:簡化應用程式和錢包集成過程的软件開發套件
- 終端用戶:網絡中所有服務的消費者
WalletConnect代幣(WCT)代幣經濟學:供應、分配與通脹模型
代幣分配
WCT初始總供應量上限為10億代幣,分配如下:
- 核心開發:7% 用於協議及相關模塊的進一步開發
- 獎勵:17.5% 用於質押和績效獎勵
- 空投:18.5% 用於季節性空投給用戶、應用程式、錢包、節點等
- 團隊:18.5% 分配給Reown和WalletConnect團隊成員
- 早期支持者:11.5% 分配給向早期階段網絡提供資源和支持的人
- WalletConnect基金會:27% 用於合作、資助、生態系統開發和運營
分配給核心開發、團隊和早期支持者的代幣將受制於4年的解鎖計劃,包括從代幣生成事件(TGE)開始的1年懸崖期。
空投分配將從代幣的公開發行開始,並在接下來的幾年以季節性空投的形式繼續。
代幣通脹機制
WalletConnect網絡代幣經濟學的初步設計不包含代幣通脹。目前的模型專注於利用現有的代幣分配和潛在的費率結構來支持網絡運營和促進參與,以至於在最初3-4年內不需要通脹。
然而,網絡的治理結構和社區保留了在未來實施通脹機制的靈活性,如果認為是合適的。這項靈活性主要存在於創建激勵網絡參與與增長的獎勵計劃的長期可持續性。引入通脹的任何決策將經過對網絡指標、參與者反饋和整體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謹慎考量,具體參數將通過治理過程確定。
WCT代幣效用:質押、治理、費用和獎勵解析
1. 費用
費用對於網絡的長期可持續性至關重要,隨著網絡的社群和貢獻者有責任定義和塑造他們如何支持和推動網絡的經濟流動。
最初,網絡將不會採用費用結構,不過當生態系統達到適當成熟階段時,社區可能會通過治理機制提議、討論並決定引入費用。因此,目前尚未固定實施費用的時間表。
目前的網絡費用提案設想中繼將採用每月活躍用戶(MAU)模式作為其連接服務的費用結構,提供一個靈活且可擴展的網絡使用費用管理解決方案。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參與群體將會收到WCT代幣,為該功能啟用時做好準備。
如果網絡中增加了其他功能,可能會出現新的費用模式,需要以WCT代幣支付費用。
2. 獎勵
初始代幣供應的17.5%將分配給WalletConnect網絡參與者進行激勵,5%將在第一年中分發,12.5%將保留給後續年份。
獎勵將根據各種因素分配給多樣化的社區貢獻者,所有決定都符合網絡的價值和目標,以促進和驅動更好的鏈上用戶體驗。比如,通過WalletGuide和WalletConnect認證,錢包供應商將有動機持續提升整個Web3的錢包標準,表現獎勵機制由共識性標準決定。節點獎勵還將考慮性能因素,如運行時間和延遲,以鼓勵節點運營商不斷建立和優化可用性基礎設施。
同樣地,所有其他獎勵與網絡參與者共同的意願、目的和責任直接一致,以支持更可用的Web3的增長。
隨著網絡的發展,其社區將有機會決定獎勵如何以及何時分配和發放。
3. 質押
任何WCT持有者都有機會將其代幣質押到網絡中。質押代幣使個人能進一步貢獻於網絡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並因此獲得獎勵。
質押獎勵來自總獎勵池的一部分,其百分比由治理設定。每個質押者的獎勵基於其質押權重以防止過度集中。隨著承諾時間的延長和較大的質押,獎勵也會增加。
固定質押系統允許用戶鎖定代幣的時間從一週到兩年不等。在鎖定期間,代幣不能提取,並在結束時有7天的解綁過程。自動鎖定功能自動更新質押位置,保持質押權重。也可以手動再質押,以後可能會有自動再質押的功能,提高用戶方便性。
4. 治理
WalletConnect網絡的治理設計旨在促進去中心化、透明和社區參與。WalletConnect基金會引導網絡增長,通過資助、應用開發和合作夥伴關係支持利益相關者。雖然未根據其縱向預定義,但數個委員會會負責不同的功能,例如在考慮提議的方法時,技術委員會將處理技術和基礎設施,合作委員會專注於增長和合作。這些委員會將隨著網絡過渡到去中心化模型通過DAO時變得更加積極參與。
代幣持有者將通過網絡的治理機制對提案進行投票並參與決策。社區治理模型旨在使社區能夠迫切參與網絡的諸多元素,隨著網絡成熟和生態系統的演變,逐步將控制權轉移給WCT代幣持有者。最佳狀態下,這一過渡以階段實施:首先,基金會承擔關鍵角色,然後建立不同委員會,接著特定委員會承擔更大的責任。最終,DAO將管理行政,由代幣持有者批准預算和委員會選舉。
WalletConnect 路線圖:無需許可的節點、審計節點及未來升級
隨著WalletConnect不斷發展,有若干關鍵升級將塑造網絡和協議的未來。WalletConnect網絡的利益相關者可以引入升級。此路線圖概述了核心貢獻者提出的想法,旨在增強去中心化、改善功能並引入創新服務以滿足Web3生態系統不斷演變的需求。
核心貢獻者對未來升級的建議包括:
1. 無需許可的服務節點
- 去掉運行服務節點的許可過程
- 允許任何人成為服務節點運營商,增強去中心化
2. 審計節點
- 引入審計節點以監控和報告服務節點的性能和可靠性
3. 應用費用支付
- 開啟費用,應用/SDK向網絡使用支付費用
- 將費用支付與一般代幣動態綜合,將獎勵與應用支付的總費用相關聯
4. 會計節點和錢包獎勵
- 引入會計節點以獨立地向錢包分配獎勵
5. 多重網關運營商
- 引入多個網關服務器以協調網絡活動,這將是進一步去中心化的重大步驟
- 通過應用NFT和錢包NFT鑄造協調應用和錢包註冊
隨著WalletConnect網絡不斷成長,社區參與可能在塑造其未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下示例是一些可能探索的類型舉動,以促進社區驅動的創新:
- 季節性錢包選擇: WCT代幣持有者可能有機會每季為WalletGuide投票用戶選擇的錢包,可能確保最友好的及創新的錢包得到強調。
- 早期訪問合作夥伴: 探索與應用的合作,可能為WCT代幣持有者提供新功能的早期訪問。
- Beta測試計劃: 考慮一個計劃,WCT持有者可以獲得早期訪問以Beta測試錢包和應用中的前沿功能。

WalletConnect vs MetaMask:對比Web3的領先錢包連接解決方案
主要競爭者:
- 錢包即服務(WaaS)提供商: 如Magic、Dynamic和Web3Auth等服務,提供社交登錄和嵌入式錢包解決方案。
- 錢包連接解決方案: 其他提供錢包和應用程序連接服務的工具,但大多數不提供WalletConnect的跨鏈兼容性及廣泛的錢包支持。
- 去中心化身份解決方案: 專注於Web3登錄和身份管理的項目,但通常不提供完整的錢包連接功能。
WalletConnect相較於競爭者的優勢:
- 廣泛的生態系統整合: WalletConnect已與超過600個錢包和40,000個應用整合,創建了無與倫比的網絡效應,讓其成為開發者和用戶的首選解決方案。
- 真正的跨鏈兼容性: 與許多僅限於特定區塊鏈的競爭者不同,WalletConnect在所有主要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無縫運作,包括EVM和非EVM鏈。
- 端對端加密: WalletConnect的端對端加密確保了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是處理交易及支付等敏感信息的理想選擇。
- 開源及社區驅動: WalletConnect的開源性質和積極社區貢獻使其能夠保持創新性並響應用戶需求,沒有受到單一實體的控制。
- 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隨著向去中心化網絡的過渡,WalletConnect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具韌性、抗審查和用戶掌控的平台,與許多中心化競爭者形成鮮明對比。
- 標準化協議: WalletConnect已成為行業標準,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只實施一個整合,用戶無論使用哪個錢包或應用都能獲得一致且可預測的體驗。
- 認證錢包計劃: WalletConnect的認證計劃為滿足高標準用戶體驗和整合的錢包提供額外獎勵,促進生態系統中的品質和一致性。
如何結合Trust Wallet使用WalletConnect在MEXC購買WCT
作為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MEXC為WCT交易提供若干優勢:
- 高流動性,確保快速匹配買賣訂單
- 用戶友好界面,適合從初學者到專業交易者的用戶
- 多樣化的交易對,比如WCT/USDT
- 多層安全保護措施保障用戶資產
- 24小時客戶支持
- 較其他平台低的交易費用
一旦代幣可轉移,在MEXC購買WCT的步驟:
結論
憑藉其創新的跨鏈連接技術,WalletConnect 成為 Web3 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通過促成超過 1.5 億次連接,連接超過 600 個錢包和 40,000 個應用,WalletConnect 已經證明了其在鏈上用戶體驗領域的領導地位。
隨著 WCT 代幣的發行,WalletConnect 網絡正開啟去中心化治理的新篇章,為生態系統參與者提供塑造網絡未來的機會。WCT 代幣的四個核心功能——費用、獎勵、質押和治理——將確保網絡的長期可持續性,並為代幣持有者創造價值。
作為一個完全跨鏈、端到端加密且社區驅動的平台,WalletConnect 正在引領 Web3 行業邁向更具互操作性、更具用戶友好性和去中心化的未來。對於希望參加這一創新生態系統的投資者來說,WCT 代幣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他們在鏈上用戶體驗的未來中擁有真正的股份。
加入 MEXC 並立即開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