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快速演變的區塊鏈領域,流動性和資產仍然被困在孤立的生態系統中,妨礙了真正開放的金融通道的承諾。Hyperlane 作為這一挑戰的革命性解決方案,創造了一條無國界的跨鏈高速公路,連接沒有集中中介的區塊鏈網絡。作為第一個通用和無許可的互操作性框架,Hyperlane 使得跨鏈通信無縫進行,同時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自定義功能。
本文探討了 Hyperlane 的核心技術、革命性的 HYPER 代幣,以及為什麼這個項目有望重新塑造區塊鏈互操作性的未來。
主要要點
- Hyperlane 是一個無許可的互操作性協議,連接超過 140 條區塊鏈,實現無集中中介的跨鏈通信。
- HYPER 代幣通過質押、驗證者獎勵和擴展獎勵來驅動 Hyperlane 生態系統,總供應量為 10 億個代幣,分佈在 25 年內。
- Hyperlane 的獨特功能包括通過跨鏈安全模組 (ISMs) 提供模組化安全性、支持多虛擬機和應用級互操作性。
- 用戶可以通過質押 HYPER(獲得流動的 stHYPER 代幣)並參與協議來賺取獎勵,為持續質押者提供 HyperStreak 乘數。
- Warp Routes 使得資產能夠在鏈之間轉移,支持各種代幣類型(ERC20、ERC721、本地代幣),並提供安全的跨鏈橋解決方案。
- Hyperlane 的“跨鏈奇點”願景旨在創造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使區塊鏈網絡能夠無縫連接和溝通。
什麼是 Hyperlane (HYPER)?
Hyperlane 是一個無許可的互操作性協議,旨在實現不同區塊鏈環境之間的跨鏈通信。它作為一個通用的消息層,允許不同鏈上的 智能合約 無縫互動,促進資產轉移和數據交換,而不依賴於集中中介。該協議已經連接了超過 140 條區塊鏈,處理了大約 900 萬條消息,並通過其 Warp Routes 橋接了超過 60 億美元的交易量。
HYPER 是 Hyperlane 生態系統的原生代幣,旨在提高網絡安全性並鼓勵參與。HYPER 於 2025 年 4 月推出,作為該協議的經濟支柱,實現質押獎勵、驗證者獎勵和基於使用的擴展獎勵,獎勵那些對網絡增長作出貢獻的人。
Hyperlane 與 HYPER 代幣:關鍵差異解釋
Hyperlane 與 HYPER 之間的關係類似於平台與其原生代幣之間的關係:
Hyperlane 是促進跨鏈消息和資產轉移的互操作性協議和基礎設施。它是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通訊的技術框架。
HYPER 是 Hyperlane 生態系統的原生代幣,具有多種功能:
- 通過質押提高協議安全性
- 獎勵驗證跨鏈消息的驗證者
- 激勵產生協議活動的用戶
- 提供協議開發的治理權
此外,Hyperlane 引入了 stHYPER,這是一種流動質押代幣,用戶在將 HYPER 鎖定到共生保險庫中時可以獲得。stHYPER 作為收據代幣,代表用戶的質押位置,同時允許用戶持續參與生態系統。

Hyperlane 橋接解決了什麼問題?
- 孤立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儘管今天存在數百個區塊鏈網絡,但這些生態系統仍然大部分處於斷開的狀態,資產和流動性被困在各個鏈內。
- 集中式橋接解決方案:傳統的跨鏈橋接依賴於集中的看門人,造成安全漏洞和單一失效點。無數的橋接黑客事件突顯了這種方法的危險。
- 糟糕的跨鏈用戶體驗:用戶必須導航複雜的橋接過程,管理多個錢包,並應對零散的流動性,造成顯著的採用障礙。
- 需許可的擴展:大多數互操作性解決方案需要從集中當局(開發者、驗證者或治理)那裡獲得批准才能集成新鏈,這限制了創新的步伐。
Hyperlane 加密生態系統背後的故事
Hyperlane 的創立基於“開放區塊鏈需要開放互操作性”的原則。這個項目源於意識到,雖然區塊鏈技術承諾提供與集中系統相抗衡的開放金融通道,但實際情況卻未能如願,因為區塊鏈經濟越來越依賴於中央橋接來連接。
Hyperlane 背後的願景是實現加密貨幣原本的承諾,藉由實現無許可的開放互操作性。該項目相信有一個“跨鏈奇點”——未來的區塊鏈網絡將無縫連接和溝通,形成相互操作應用和資產的統一生態系統。
在過去的三年中,Hyperlane 靜靜地將其網絡擴展到超過 140 條區塊鏈,使其成為最廣泛部署的互操作性解決方案之一。在此期間,該協議已處理了約 900 萬條鏈之間的消息,而基於 Hyperlane 的 Warp Routes 橋接了超過 60 億美元的交易量,成為許多新鏈的重要上線路徑。
Hyperlane 的成功源於其徹底開放的架構和使命。作為“開放互操作性框架”,它使任何人都能擴展、使用、貢獻和自訂網絡——創建一個真正無許可的平台,開發者可以輕松安全地構建跨鏈應用和代幣橋接。
Hyperlane 桥接技術的關鍵特徵和好處
1. 無許可的部署
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區塊鏈環境(層 1、捲起或應用鏈)中部署 Hyperlane,而不需要獲得批准或許可,實現真正的開放互操作性。
2. 模組化安全性
Hyperlane 的跨鏈安全模組 (ISMs) 允許開發者根據具體需求自訂他們的安全模型。應用程式可以配置、組合,甚至創建自訂的安全模組,確保每個用例的最佳保護。
3. 多虛擬機支持
該協議支持跨多個虛擬機(VM)之間的跨鏈通信,包括 EVM、SVM 和 CosmWasm,支持跨 VM 交互,例如 EVM ↔ SVM 資產轉移。
4. Warp Routes
這些模組化的跨鏈資產橋接使用 Hyperlane 來實現代幣在鏈之間的轉移。開發者可以無需許可地部署 Warp Routes,以移動包括 ERC20 和 ERC721 代幣、基於 SVM 的資產和本地代幣在內的各種資產類型。
5. 跨鏈賬戶
此功能使一條鏈上的合約能夠對遠程鏈上的合約進行身份驗證的調用,允許與目標鏈上的任何合約互動,而無需特定的介面。
6. 通用消息介面
Hyperlane 提供了一個簡單、標準化的介面,用於在不同鏈之間發送任意字節,使開發者能夠輕鬆構建複雜的鏈間應用程式。
這些功能的好處包括:
- 通過可自定義的驗證機制增強安全性
- 無縫跨鏈通信減少碎片化
- 通過將互操作性移至應用層改善用戶體驗
- 擴展訪問連接的區塊鏈的用戶、資產和有價值的狀態
- 為開發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來創建創新的跨鏈應用程式

Hyperlane 跨鏈用例:現實世界應用
1. 代幣橋接
通過Warp Routes,Hyperlane促進不同鏈之間的資產無縫轉移。這些路徑可以針對各種代幣類型(ERC20、ERC721、原生代幣)和安全模型進行配置,滿足在區塊鏈環境中安全和高效移動資產的需求。
2. 跨鏈應用
開發者正在構建覆蓋多個網絡的鏈間應用,使得用戶能夠與其喜愛鏈上的應用互動。這包括可以在多個鏈之間訪問流動性的DeFi協議、涵蓋不同網絡的遊戲應用,以及允許跨鏈功能的NFT平台。
3. 鏈上引導
Hyperlane已成為許多新鏈的主要引導路徑,幫助它們在推出時立即與更廣泛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整合,而無需等待集中橋接的審批。
4. 為 dApps 提供的鏈間消息服務
應用程序可以使用Hyperlane的消息能力來協調多條鏈之間的活動,使得不受單一區塊鏈限制的更複雜和強大的去中心化應用得以實現。
5. 鏈間治理
項目可以實施跨鏈治理系統,其中一條鏈上的代幣持有人可以對影響其他鏈運作的決策進行投票。
Hyperlane 通證經濟學:HYPER 代幣的分配與供應
總供應量:
HYPER的初始總供應為10億個代幣,將在25年內達成。代幣生成事件(TGE)的流通供應為177,700,000 HYPER(佔總供應的17.77%)。

代幣分配:
- 社區(占總供應的57.02%)
- 擴展獎勵:25.50%(根據協議使用每季度分配)
- 戰略啟動條款:11.52%(用於促成流動性和激勵)
- 質押獎勵:20.00%(25年線性排放,每季度發放)
- 啟動者(占總供應的42.98%)
- 核心團隊:25.00%(在TGE時0%;12個月時25%的懸崖;24個月內線性解鎖)
- Hyperlane 基金會財庫:7.11%(在6個月懸崖後線性解鎖30個月)
- 早期支持者:10.87%(在TGE時0%;12個月時25%的懸崖;24個月內線性解鎖)
擴展投放:
總供應的7.5%已分配給TGE的初始擴展投放,這些資金來自擴展獎勵和戰略啟動條款,旨在獎勵早期用戶。
經濟安全分配:
在共生保險庫中質押的HYPER根據一種算法分配給驗證者,該算法相對於域(鏈)經濟活動分配安全性。這確保了使用更高的鏈會相對獲得更多的安全性。
HYPER 代幣在 Hyperlane 生態系統中的功能
1. 通過質押提升協議安全性
用戶可以質押HYPER代幣以保護Hyperlane協議。質押的HYPER根據經濟安全分配算法分配給驗證者,該算法根據鏈活動分配安全性。這為保護跨鏈消息提供了堅實基礎。
2. 質押者獎勵
在共生保險庫中質押HYPER的參與者將獲得stHYPER(流動質押代幣),並按每個時期(約30天)固定的速度獲得獎勵。這些獎勵激勵對Hyperlane經濟安全的貢獻。
3. 驗證者獎勵
在默認的鏈間安全模塊(ISM)中,驗證者在驗證跨鏈消息時獲得獎勵。這些獎勵以質押獎勵的傭金形式發放,激勵可靠的驗證節點運行。
4. 擴展獎勵
協議將HYPER分配給通過發送跨鏈消息來推動協議活動的用戶。這些獎勵基於鏈間汽油支付(IGP)費用,每季度發放,默認分配為85%給最終用戶,15%給應用擁有者。持續持有stHYPER的用戶也可以獲得“HyperStreak”倍增器,從而增加他們的獎勵分配。
Hyperlane的未來
Hyperlane在互操作性領域的增長和演變中定位良好:
- 擴展鏈接連接:協議旨在持續迅速擴展到新的區塊鏈,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最廣泛部署的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地位。
- 增強安全模型:更先進的鏈間安全模塊(ISM)的發展將為應用提供更大的自定義選擇,可能包括無需信任的驗證機制,以降低或消除對驗證者的需求。
- 改善開發者工具:持續改進SDK、文檔和開發者資源將使構建和部署鏈間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容易。
- 更大的協議去中心化:HYPER代幣的推出代表著邁向更社區驅動的治理和更廣泛參與協議開發的一步。
- 跨VM創新: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演變,Hyperlane將繼續擴展對新興虛擬機和執行環境的支持,確保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全面互操作性。
- 應用生態系統增長:在擁有互操作性基礎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期待一個蓬勃發展的應用生態系統,利用Hyperlane的能力來提供創新的跨鏈用戶體驗。
Hyperlane對“鏈間奇點”的願景——區塊鏈網絡和應用無縫互聯——指導了其開發路線圖。通過不斷專注於無許可的互操作性和可自定義的安全性,Hyperlane有望成為跨鏈通信的標準基礎設施層。

Hyperlane是否優於其他跨鏈橋接解決方案?
當將Hyperlane與其他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如LayerZero、Axelar或Wormhole)進行比較時,幾個顯著的優勢變得明顯:
- 真正的無許可架構:與許多需要治理批准或驗證者共識才能新增鏈的競爭對手不同,Hyperlane允許任何人無需許可地將協議部署到任何區塊鏈環境——從而實現更快的擴展和更大的包容性。
- 模組化安全性: Hyperlane 的跨鏈安全模組 (ISMs) 提供無與倫比的安全模型定制化選擇。雖然競爭對手常常提供一刀切的安全方案,但 Hyperlane 允許開發者根據他們特定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組合和創建安全模組。
- 多虛擬機支持: Hyperlane 在不同虛擬機的全面支持方面脫穎而出,包括 EVM、SVM 和 CosmWasm,真正實現了不同區塊鏈架構之間的通用互操作性。
- 開放擴展模型: 該協議對擴展的開放方式導致與超過 140 個區塊鏈的整合,明顯超過大多數競爭對手,創造出惠及所有參與者的網絡效應。
- 應用層互操作性: Hyperlane 將跨鏈能力帶入應用層,而不是用戶層,創造出一個更無縫的體驗,使用戶能夠專注於與應用程序互動,而不是管理複雜的橋接過程。
雖然其他解決方案提供有價值的能力並可能在互操作性的特定方面表現出色,但 Hyperlane 結合了無授權部署、可定制的安全性和通用兼容性,提供獨特的全面解決方案來解決跨鏈通信挑戰。
最佳解決方案最終取決於具體需求和使用案例,但 Hyperlane 對開放性和靈活性的重視使其成為日益多樣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中前瞻性的基礎設施層。
結論
Hyperlane 代表了區塊鏈互操作性的範式轉變,通過無授權、安全的框架連接不相關的生態系統,而無需集中式的守門人。HYPER 的引入通過精心設計的獎勵機制為安全提供者、開發者和用戶創造了對齊的激勵。
Hyperlane 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通過跨鏈安全模組提供的可定制安全性、多虛擬機支持和應用層互操作性。隨著區塊鏈格局的多樣化,Hyperlane 追求的「跨鏈奇點」的願景變得愈發重要。
通過消除互操作性的障礙並賦予開發者強大的跨鏈工具,Hyperlane 正在為下一代區塊鏈創新奠定基礎。無論是通過質押、開發,還是簡單地使用該協議,參與 Hyperlane 生態系統就意味著參與真正互聯的區塊鏈技術的未來。
對 Hyperlane 的跨鏈創新感到興奮?MEXC 的獨家 Hyperlane 空投現已啟動!
準備好加入跨鏈革命了嗎?MEXC 正在舉辦特別的 HYPER 代幣空投,並提供豐厚的獎勵!完成簡單的任務,成為連接超過 140 個區塊鏈的 Hyperlane 不斷增長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要錯過參與互操作性未來的機會。 立即訪問 MEXC 的 Airdrop+ 頁面,邁出無縫跨鏈體驗的第一步!
加入 MEXC 並立即開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