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C 交易所:盡享最熱門代幣、每日空投、全球最低交易費率及充沛流動性!立即註冊,獲取高達 8,000 USDT 的迎新禮包!   •   注册 •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牛市中仍然虧錢? • 比特幣第二層網絡的興起:理解重塑比特幣未來的技術於2025年 • 2025年的替代幣:當TOTAL3創下新高但您的投資組合卻沒有動作 • 注册
MEXC 交易所:盡享最熱門代幣、每日空投、全球最低交易費率及充沛流動性!立即註冊,獲取高達 8,000 USDT 的迎新禮包!   •   注册 •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牛市中仍然虧錢? • 比特幣第二層網絡的興起:理解重塑比特幣未來的技術於2025年 • 2025年的替代幣:當TOTAL3創下新高但您的投資組合卻沒有動作 • 注册

2025年的替代幣:當TOTAL3創下新高但您的投資組合卻沒有動作

截至目前, TOTAL3 指數追蹤所有除比特幣和以太坊外的替代幣的市場總值,已正式達到1170億美元的新高。價格圖表呈現綠色,社交媒體充斥著FOMO,似乎“替代幣季”又回來了。

然而,當你深入個別代幣時,情況就會大幅改變。只有少數幾個代幣創下新高,而大多數仍在探測低點,流動性稀薄,價格圖表因拋售而破碎。

這一悖論並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這是多種重疊力量的結果:TOTAL3背後的方法論、新代幣上市的浪潮、大規模的解鎖時間表,及2025年的循環,這既不同尋常又與替代幣不匹配。

TOTAL3

1. 新代幣上市的浪潮:虛高的名義市場價值

到2025年10月初,主要交易所已上市多達15個新代幣,這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數量。只有$USDe來自 Ethena 是一種穩定幣;剩下的14個項目大多是技術、基礎設施或DeFi代幣,許多已經在高估值下完成多輪融資。

每個添加到交易所的新代幣都會增加TOTAL3的分母,無論實際流動性或流通供應量如何。結果:TOTAL3因為“更多的名稱”而上漲,而不是因為代幣價格上升。

例如, $XPL (Plasma)和 $2Z (Double Zero)以十億美元的估值發行,但平均每日交易量僅在幾千萬美元左右。同樣,來自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WLFI曾以68億美元的FDV上市,幾乎與長期存在的一層區塊鏈不相上下。

2z, Plasma是TGE的市場總值項目 這些代幣的流通供應通常非常少,這意味著它們的市場價值可以很容易地從脆弱的參考價格膨脹。TOTAL3最終像全景照片:派對看起來因為客人而擁擠,但實際的菜品數量並沒有改變,因此每個人的盤子幾乎沒有多出來。

集中的流動性——只有在1–2個交易所上幾對交易——使少數大型訂單能夠大幅影響價格。當參考價格上升時,市值也隨之上升;但如果有人真的想賣出,訂單簿太薄,無法吸收這一點。

簡而言之,TOTAL3反映的是“名義市場價值”,而非“流動市場價值”,為一個尚未真正擴張的市場創造了增長的假象。

2. 解鎖壓力和來自去年十億美元的估值

與上述類似,TOTAL3的名義增長也是2024年代幣上市浪潮留下的“結構性債務”。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AI、模塊化網絡和zk-Rollups等敘事推動多個主要項目發行代幣:Starknet、zkSync、Wormhole、Celestia……大多數從第一天起就被估值在十億以上,配有大量持續解鎖的時間表。

Starknet ($STRK)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上市時,STRK的FDV約為260億美元——約每個代幣2.6美元。然而,從2024年4月開始,每月開始解鎖,每次大約有6000萬STRK(上市價格約為1.2億美元)進入市場。到2024年末,流通市值只有約17.5億美元,價格從高峰下跌了近4倍。

STRK的市值曾經等於2.6美元,儘管價格已經從高峰下跌近四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名義市場價值幾乎沒有變化,因為流通供應增加了,而價格卻下跌。TOTAL3吸收了這一“膨脹”的部分卻未反映實際的疲軟。

這是高FDV和長期解鎖的陷阱:

  • 從指數的角度來看,市場看起來更大。
  • 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每個解鎖周期都增加了真正的賣壓。

每次解鎖都成為一個系統性的賣出周期,創造了一個“等著賣”的心態。投資者不願意提前買入,而持有者則積極降低風險。與此同時,團隊和基金——持有大部分鎖定代幣——必須平衡長期承諾與獲利了結,造成持續的供應壓力。

這樣一來,FDV成為了一個“誇大的期望”,而流通市值則真正反映了健康狀態。TOTAL3捕捉了供應的增加,但從根本上僅僅是注意到稀釋,而不是實際的增長。

3. 2025年周期:矛盾信號、ETF和深度分歧

這一周期是加密歷史上最奇怪的之一:比特幣在減半之前達峰,而替代幣仍在探測低點,儘管替代幣季指數在2025年9月四次突破80——這是一個通常暗示轉向替代幣的門檻。

當細分個別代幣時,矛盾顯現出來。一些大盤替代幣如$STRK(Starknet)和$XPL,雖然受到高度期待,但尚未到達相應的高點。而像$SUI和$ENA(Ethena)這樣的代幣則因回購機制和內在現金流而突顯出來。

這一分歧源於四個主要因素:

  • 項目質量差異化:2025年的風險投資偏愛“核心基礎設施”替代幣或那些具有明確內在現金流的項目。沒有實際價值的新人項目被拋在了一邊,造成“首選項目”與市場其他部分之間的明顯差距。
  • 分散的流動性:代幣分佈在多個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小型集中交易所上,訂單簿過於稀薄,導致價格波動但缺乏可持續的增長。散戶投資者往往被短期波動困住,而非跟隨長期資金流。
  • 機會成本:當$BTC和$ETH暴漲時,替代幣必須提供顯著更高的預期回報來吸引資本。大多數替代幣尚未滿足這些預期,使資金集中在頂尖代幣上,而其他代幣仍在探測低點。
  • ETF和現貨/替代幣ETF影響:2024年出現了 BTC ETFs, 隨後在2025年出現ETH ETFs,主要將傳統金融流入引導到這兩種幣上。大多數替代幣錯失良機。流入“ETF標準”代幣的ETF資金使得分歧加劇,令整個替代幣市場陷入低迷,特別是那些缺乏產品、流動性或內在現金流的代幣。

衍生數據進一步加劇了短期波動性。高正資金利率和增長的未平倉合約無法替代實際的現貨流入。每次槓桿洗盤都侵蝕信任。

結果是一個“虛假的替代幣季”:綜合指數看起來很好,ETF吸引了集中資本,但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仍然是紅色的。

4. 敘事、採用和實用性不足:市場價值上升,價格停滯不前

TOTAL3的上升主要是由於新上市的高估值代幣,但大多數替代幣缺乏採用、真正的用戶或內在現金流。悖論在於:指數熠熠生輝,但你的持倉卻仍在虧損。

  • 薄弱或投機性的敘事:許多代幣,特別是迷因或趨勢驅動的貨幣,僅依賴於炒作和社交媒體熱議,缺乏實際產品或價值。資金短期內進入用於投機,而當炒作消退時,價格崩盤。
  • 低採用率:即使在主要交易所上市,交易量和真正的用戶仍然稀薄,使價格對幾個大型訂單過於敏感。
  • 薄弱的內在現金流:缺乏收費、質押、銷燬或收益分享等機制,價格依賴於次級投資者。

心理效應使問題更加嚴重:投資者將TOTAL3視為替代幣季的信號,購買缺乏實用性的代幣 → 面臨來自解鎖或市場製造者的賣壓。

5. 結論

當前的格局顯示聚合市場指數和個別代幣的微觀健康狀況之間的明顯不匹配。TOTAL3因許多新上市的高估值代幣而上漲,而大多數替代幣因穩定的解鎖時間表、集中的分佈、稀薄的流動性、未經證實的價值模型、延遲的產品路線圖,或僅僅是2023-2024年過度炒作的期望而下降。

大多數項目無法超越自己的解鎖時間表。新資本要求突出產品、採用或真正的用戶指標,而僅擁有白皮書和長期路線圖的代幣則面臨困難。每次解鎖都是一次壓力測試,而TOTAL3僅僅是一個令人愉悅的背景,讓投資者沉醉於名義數字中。

強勁的指數並不保證綠色的投資組合。即使TOTAL3創下新高,你的替代幣持倉卻達到低點,使指數變得無關緊要。分析應該從“市場在上漲嗎?”轉向“這個代幣有理由上漲嗎?”

投資者應該:

  • 檢查按月、懸崖和潛在的賣壓的解鎖時間表。
  • 評估團隊、基金、國庫、社區和激勵之間的代幣分佈。
  • 檢查價值累積機制:銷燬、實用性、採用。

最後,直視預期:如果一個代幣以過高的估值上市,二級投資者的安全邊際就會變得稀薄。在謹慎的市場中,一個項目必須在產品、指標和明確的價值累積路徑中脫穎而出才能實現增長。

免責聲明: 本內容不構成投資、稅務、法律、金融或會計建議。MEXC僅為教育目的提供此信息。始終進行自己的研究,了解風險並負責任地投資。

加入 MEXC 並立即開始交易